小学低年级学生小言,最近在学习上显得有些心不在焉,这让小言的父母感到焦虑。他们有太多的“不知道该怎么办”,尤其困惑孩子在写作业时需不需要陪学。他们向多人寻求建议,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。一些人建议:“刚上学的孩子缺乏自觉性,一定要陪着。”而另一些人则认为:“刚上学就要父母陪着,以后要一直陪下去吗?光靠父母可不行。上了小学高年级、初中怎么办?就让孩子自己做,做错了,让老师去批评!老师一批评,下回就认真了。不能惯着孩子,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独立的好习惯。”
低年级的孩子容易分心,意志力和自制力都较弱,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成人的帮助和监督。父母不能完全放手,让孩子自我管理,而应该陪伴孩子,帮助他们养成自律的习惯。当父母陪伴孩子学习时,表现出对孩子学习的重视,孩子才更愿意寻求挑战性的任务。面对困难,孩子也会更加坚持,从而在体验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,这种积极的影响是深远的。家长应多花时间陪伴孩子,比如一起读书、看电影、玩游戏,让孩子在快乐中轻松成长,增进亲子感情。
然而,有些父母担心陪学会使孩子产生依赖,更担心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够专业,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够准确。其实,陪学并不需要父母精通孩子学习的内容或代替孩子完成学习任务,而是通过“陪伴”更深入地了解孩子。当孩子上学一段时间后,父母可以适当放手,让孩子独立阅读和完成作业。如果孩子遇到问题,父母可以借此机会了解孩子的识字和阅读能力,用鼓励和支持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。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,也保持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,培养了他们勇于探索学习的品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