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6版:综合

浅谈记叙文的“灵魂”突围

市第一中学 赵志姣

作为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写作的文体,为何中考记叙文高分作文很少?千古文章意为高。立意,是文章的灵魂。所谓的“立意”就是指一篇文章的中心主旨。一篇记叙文,如果立意不够新颖、不够深刻,也许不能说它肤浅,但是可以说它深度不够、高度不够、格局不大,得分自然不会高。

记叙文写作如何升格立意,实现“灵魂”的突围呢?

第一,立意要明确、突出。选材应紧紧围绕文章中心,精准服务于中心,实现写作目的;内容应详略得当,使立意得以在重点内容的凸显下清晰而有力;应有画龙点睛之语,即用简洁凝练、有一定思想深度和内涵的句子来暗示或者点明文章的主旨。例如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的《走一步,再走一步》,莫顿·亨特为了阐明面对困难时“化整为零、逐步克服”的人生哲理,选取了自己童年时爬上悬崖不敢下来、在父亲的帮助下爬下悬崖的往事,略写了事件发生的背景、原因以及爬上悬崖的过程,详写了在父亲引导下一步步爬下悬崖的过程,并在结尾用点睛之笔写道:“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,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,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,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。”

第二,立意要新颖、深刻。你听说过“立意金字塔”吗?立意从低到高分为个层次:自我、家庭、自然、社会、历史、国家,呈金字塔形状。其中,“自我”和“家庭”是最多人写、最易写、最普通的,而关心社会、回望历史、聚焦国家命运的文章,是较少人写、比较难写、但更容易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、精神一振的。

以杨绛的《老王》为例,这篇文章通过记叙作者一家人和平凡的小人物老王之间的交往故事,不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,更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自省。作者在结尾写道:“我渐渐明白,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。”但杨绛一家其实是不幸的,这种不幸更多的是时代的不幸,老王也是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不幸的底层小人物。但不幸的老王在那个世态炎凉的社会依然关心不幸的杨绛一家,不幸的杨绛一家在时代的折磨下依然关心不幸的老王,并深刻自省,这就更彰显了人性之美。

因此,提升记叙文的立意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:

一、深度思考,领悟生活生命的真谛。如贾平凹的《一棵小桃树》把小桃树的成长历程和“我”的人生轨迹交织,揭示生命在困境中坚守希望、永不放弃的精神力量;宗璞的《紫藤萝瀑布》由花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,又升格到个人和生命长河的关系。

二、向外观察,关照自我与他人的关系。如《老王》表现出来的杨绛对老王的同情、感激、愧怍;莫怀戚的《散步》由一家人散步的家庭小事联想到亲情、责任、担当。

三、提升格局,关注家国社会。如朱德的《回忆我的母亲》,不仅展现了母亲作为一个普通劳动妇女的勤劳、坚韧、宽容等优秀品质,同时也提到母亲对朱德革命事业的理解和支持,把母亲的爱与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,使得这份母爱有了深度和厚度。

记叙文写作提升立意、实现“灵魂”突围不是一朝一夕、一蹴而就的事情,这需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习惯、写作优势,选择适合自己的立意升格技巧,在日常写作中反复练习。当量变引起质变,文章的“灵魂”突围就不再是需要挖空心思琢磨技巧的事,而是顺其自然、水到渠成的事了。

2025-05-13 市第一中学 赵志姣 1 1 濮阳日报 c159250.html 1 浅谈记叙文的“灵魂”突围 /enpproperty-->